小提琴四根琴弦的音色

 这是一个非常难用文字写出的题目,无数音乐家试图用语言描绘声音,几百年来人们几乎发现这是不可能的。音乐家用尽了词汇,描述了声音,可是不同的人听起来有不同的理解,有不同的感觉。至今对声音  的描述仍没有一个确切的语言文字系统来定义,反之,对 坏 声音我们描述起来就容易的多。这就是  声音的艺术魅力!被人们几百年来一直追求,永无尽头,似乎永远找不到最好的声音!

 

 

     小提琴的声音被人们追逐了几百年到现在仍没有人能确定什么是最好的!人们只能用这个好这个比那个好,我听起来这个最好大家都说这个好来评价,大家公认的好声音是当今好声音的标准。

 

 

     有些科学的方法,比如泛音多少的仪器测定,这对乐器的发音属性进行了评价,但乐器发出乐音的好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演奏者的技术素质是第一位的,同一把小提琴,演奏者技术等级高,就比演奏者技术低的声音好。

 

 

     再有才是乐器本身的质量素质,配件(琴弦、琴码、音柱、低音梁......)的质量和装配水平,其中更重要的是装配水平:要把最适合的配件,修削到最佳程度、装配在最合适的位置,使乐器发挥出最好声音,当然这绝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最高水平的装配也只能做到几乎完美。

 

 

     从琴弦的角度描述一下小提琴的声音也是描述声音方法之一,可不同品牌的琴弦又有不同的声音特性(见琴弦选购攻略),这里也只能用理想的琴弦来描述。

 

 

     在小提琴被演奏者施加能量发出声音时,不同直径不同重量不同拉力的四根弦发出类似调和的音质,即所谓的四弦音色平均,在未曾润色(调整)的四弦G,D,A,E)其本来面貌为何?也就是说弦原本的特性为何?容易产生何种偏差?

 

 

    E弦在低音域(低把位)表情较为丰富,尤其与其他乐器一起演奏时可感受出来,在高音域有非常明亮即细緻精巧的声音,如果柔软的控制震动,声音的清明性就会较凸显。以上的特质容易产生音质单薄,刺耳,在高音(高把位)不容易发声的窘况,尤其在泛音的表现上更为显著。

 

 

    A弦柔软的亲和力和明亮轻快的音色,有较强烈低音,在高音部份变得较弱较柔,如果乐章里要求较柔软又有表情的音质,演奏A弦比演奏E弦来的效果好。这根弦是最容易产生鼻音的弦,在琴的构造或调整上的偏差是产生鼻音的原因。

 

 

    D弦这是根表情最丰富的弦,但声音的焦距浓度色彩很难控制,在制作上稍有误差声音很容易蒙上一层雾水。这条弦和G弦比起来给人安静祥和的气氛,有些宗教的味道,如果说得露骨些,好像琴的魂魄就寄託在这里。这条弦很容易流于沉闷,虽然是比G弦高五度的D弦但常带著低音弦的包袱,如果它拥有A弦的气味就会比较典雅精緻。

 

 

    G弦厚重是这条弦的特质,有些些的冷调,利用声音的力量和深幽阐释内敛的曲风是这根弦最拿手的。在低音域时非常幽暗沉重的让人透不过气来,在高音域有较开朗的表现。在高音域使用较大的弓压或较快的弓速其表现力是非常丰富的。G弦在高音域时常接不上D弦,甚至很难发出声音,在低音域常常流于黑白色(没有一点色彩)只有呜呜呜的发声,像是一间全黑的屋子,如果这屋子里点燃豆子般大的油灯,那可就全然不同了,虽然仍是黑漆漆但会有些朦胧给人些想像的空间。

 

 

     鲁特琴的优雅,中提琴的甘醇优美,竖琴的庄重,小号的激情,短笛的活泼灵动,横笛般优雅的嘆息,短号般凄凉,小提琴藉着各种演奏方式(Vibrato,Harmonics,Tremolo,Trill,Staccato)集这些乐器的特性于一身,使演奏者耗尽一生来磨练,追求发出最完美的声音。制琴者在制做完美琴声的乐器时,除了被要求拥有精准的双手外,专业水平和职业精神也接受着严苛的磨练。

 

 

 

(完)